8/01起〔線上〕_整合內在的陰與陽《歡喜書寫營》_郭懷慈帶領
去找出我們是誰的方式並不是藉著將自己跟別人比較;
而是藉著看清楚我們是否以自己所知道的最好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潛力。



懷慈老師在整個書寫進行過程中不點評作業,她尊重每一個人都有獨立的書寫空間,她的主要工作是用自己多年的經驗陪伴大家,帶領大家進入書寫的深度療愈旅程。
她認為,改變的關鍵點永遠在我們自己手中,她所做的,只是陪著我們一起,看到所有本具的美好特質,讓所有已發生的故事,成為養分。
而我們所有人,都會以合適的方式,在對的時間點,活出最適合的美好生活。
邀請夥伴們一起透過書寫,整合我們內在的陰性與陽性力量,讓內在的水與火、地與天、月與日、暗與光、男人與女人,和諧同在,開啟新的生活!
書寫營收穫
✲收穫更多積極情緒:快樂、愛、美好、力量、灑脫、自由、滿足、豐盛。
✲在書寫過程中養成思考、觀察、覺知的習慣。
✲更好的獨處。
✲更好的與他人共處。
✲將體驗轉化為創造力。
✲使快樂、平和、喜悅變得自然而然。
✲提高自我價值感和意義感。
✲有助於心想事成。
🌈2021年遇見更廣闊的自己_線上書寫營
時間和主題:
1/5~2/3 開啟內在陽性力量
4/4~4/24
8/1~8/21
10/26~11/24
第二次參加$,5400,第三次後$4,800。舊學員續報請洽光中心LINE客服 @light77
報名視同同意本中心 課程退費及延期處理原則說明
書寫營進行方式
✲我們的書寫營不是文學寫作,是利用文字梳理自我的線上心理課程。
✲書寫營以Line群的方式進行,由助教主持,時間是30天。
✲每天完成10-30分鐘左右的書寫作業並在群裡提交,有時是命題書寫,有時是自由書寫。
✲每週一次集體分享日,共五次。討論日有懷慈老師親自主持,可以圍繞書寫中遇到的問題,自由分享溝通。(書寫營每週一次的討論預訂在週間其中一天晚上8~9點,即時線上討論需要微信進入系統平台,若無法在線參與會有資料可回聽、回看)
✲除了每週一次的討論,其他時間請止語。
✲歡喜圓提供平臺發佈機會,你將有機會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長路。
✲請跟著心書寫。當你覺察到無法書寫的時候,請寫下你的顧慮與不安,比如:我覺得不知道怎麼寫……或者,請與助教聯繫。
✲請承諾為書寫營夥伴保守隱私秘密。
名人推薦
多位名人及大咖主動推薦懷慈老師的課程給自己的學員,可見功力之深厚。
家庭系統排列創始人 伯特‧海靈格
懷慈是華人地區最資深的家族系統排列治療師之一。只要能夠支援你,以你獨特的方式服務人們,我們會在各種層面上伸出雙手支持你。
著名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懷慈是慈悲與智慧兼具的好老師,又有超強的直覺力和感應力。她和伴侶Ahmet(海穆真)攜手打造的家族系統排列能量場,是一個殊勝的寶地,讓我們在其中受到指引和鼓舞,並且在兩位導師的陪伴下療愈我們累世的創傷。
導師介紹 郭懷慈老師
懷慈老師是華人音樂冥想法創始人、華人地區最資深的家族動力治療師、心理諮詢師、諮商碩士、國際系統排列協會認證排列師、海靈格學校認證排列師、鑽石呼吸療法認證呼吸治療師、動態式靜心冥想訓練師。
她出生于臺北,畢業于臺灣淡江大學教育與心理諮商(諮詢)研究所,碩士學位。是持有專業證照的身心療癒工作者。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其足跡遍及加拿大、印度、墨西哥、德國、義大利等地。
懷慈老師以及她的工作方式深受各領域推薦,包含海靈格夫婦、德瓦帕斯、漢斯、張德芬、中國華德福幼稚教育論壇主席 張俐、華德福資深培訓師 王曉義….以及不同領域醫師等專業人士。
無數人因她改變:潛心研究各領域身心療法的她,成功開展線下工作坊20+年,在國內外擔任講師或訓練師的公私立單位80+,一直走在助人的道路上,無數人在她的幫助和療愈下找到幸福的動力。
完全不一樣的生命體驗:她的課程有識度、有深度、有亮度、多維度、有溫度,倍受學員們的喜愛,在大陸及臺灣等地區眾口稱善。
學員回饋
⊙寫著寫著,寫進靈魂的暗夜,然後繼續寫著寫著,寫出了一線曙光!
⊙感謝懷慈每週線上討論,非常有力量的語言,我接收到了。
⊙實在太感謝水雲推薦,也謝謝那天的自己願意加入線上寫作營。這段時間,我好喜歡有題目讓自己寫這件事(跟我原本猜想可能會很有壓力等等的負面感受完全不同),很多題目讓我有機會去面對,有的深、有的淺的回看著。
⊙感覺自己又過了一個檻,但是什麼檻目前沒有頭緒,也覺得夫妻關係更進了一步,或許是以往的禁忌話題現在談起來是輕鬆而且自然的,面對父子的衝突,我也能比較淡定的看待了,他們總是要練習如何跟彼此相處的。
⊙我的確在一個月的關係書寫中變得輕盈,但前面的崩潰、蒼茫,和勉力生存,都是必要的。沒有前面的不知所措,我不會對有類似處境的人感到悲憫。
⊙這一段書寫的日子紮實而豐富,感覺到自己的書寫,不再局限在情緒的抒發,多了一些內在流動的溫柔和溫度,這樣輕輕柔柔有愛的書寫風格,身為在寫作的自己,彷彿不需要太用力在某個人、某件事、某個情緒上, 「它」也就能過去了,這有顛覆以往的我所認定的,每個部分都要好清楚好仔細的讀懂背後的「為什麼」,才能真正的懂了、願意了、並且放下。